2012年5月1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专家对北京广厦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完成的“金属多孔表面高通量波纹换热管研制及应用” 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会委员一致认为该成果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是化工装置大型化发展趋势下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适用技术,对促进我国传热设备技术进步和推动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成果属国内首创,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管壳式换热器是炼油、化工、冶金、动力和低温等工业装置中应用最广泛的换热设备,约占全部工艺设备的35%~40%。它具有结构坚固、可靠性高、易于制造、适应性强、成本低、用材范围广等优点,但换热效率低、紧凑性不高和金属消耗量大等缺点也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适应大型化工装置的生产工艺要求,应研制开发并应用适宜的强化技术来减少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减小传热温差或者减少换热器数量。因而采用强化措施改进管壳式换热器性能,提高传热系数,减小有效温差,减少传热面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是能适用于当前各工业领域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强化传热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换热器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北京广厦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共同进行了“金属多孔表面高通量波纹换热管研制及应用”的项目研究,研制了高通量波纹双面复合强化换热管,充分发挥了波纹管和高通量管各自的优点,管内和管外同时强化传热,总传热效率显著提高;开发了一步法多点火焰金属粉末喷涂多孔表面加工工艺,通过设置多点喷枪,制造的高通量波纹管多孔层厚度均匀、结合强度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发明了适应于大规模生产的高通量管制造设备,确定了其制造标准、产品验收标准、规范产品系列规格。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该产品将得到广泛应用,如正在建设的一批1000万吨/年炼油和100万吨/年乙烯项目中丙烯分离、气体分馏、催化、装置重整、甲醇制烯烃以及丙烷脱氢制丙烯等装置中很多再沸器都面临着温差小、负荷大,重沸器的规格尺寸突破DN2600、管长超过10米的情况,如有采用金属多孔表面高通量管强化换热器,可显著减小换热面积、减少重沸器数量、减轻设备重量,便于布置和安装。可见高通量波纹管再沸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