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程子午胎再现扩产潮-动态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动态信息   |   公示公告   |   政策法规   |   成果鉴定   |   科技奖励   |   技术转移
科技评估   |   咨询服务   |   煤化工   |   优秀工作者   |   石化装备   |   会展信息   |   专利信息   |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全球工程子午胎再现扩产潮
全球工程子午胎再现扩产潮
来源: 日期:2012-05-07 【
美国需求渐复苏 矿用轮胎被看好

 
       在经历了2006~2007年的投资热潮、2009~2010年的罕见沉寂后,全球工程子午线轮胎需求迅速复苏。目前,全球再现工程子午线轮胎产能扩张热潮。


  美国需求或创新高


  根据2012年工程机械轮胎行业协会披露的数字,今年美国工程机械轮胎需求将达30万套以上,有望超过2007年的出货高峰。如果美国商品房建设复苏,需求还有可能进一步大增。


  由于全球特别是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对大宗商品,尤其是钢铁、煤炭、石油等需求的增长,矿山用轮胎前景乐观。在美国,矿山用轮胎数量虽然仅占工程机械轮胎出货量的10%,但是却占了工程机械轮胎行业市场价值的51%。


  今年美国工程机械轮胎的原配胎和替换胎的占比大致相当。而配备发往海外客户的车辆,原配胎需求占比将略微高些。美国建筑机械轮胎虽然占工程机械轮胎75%的出货量,但仅占工程机械轮胎市场价值的30%。工程机械轮胎的需求前景取决于房屋建筑业的表现。混凝土行业用轮胎的需求复苏则将取决于房地产及道路建设的复兴。


  企业普遍产销两旺


  北美地区是全球工程车轮胎(尤其是全钢巨胎)四大市场之一,是全球最大工程胎生产基地,工程胎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北美地区工程胎生产状况可谓是世界工程胎市场的晴雨表。目前北美地区工程胎厂普遍产销两旺。


  “米其林工程胎几乎在出厂前都已名花有主”,米其林轮胎北美公司主席和总裁皮特·塞勒克说,“公司看好大型推土机轮胎的长期发展前景,已决定在美国实施7.5亿美元的扩张计划,创造500个就业岗位。我们在建的这些工厂是为了服务全球市场。另外还有一部分产品——约30%的重型推土机轮胎将销往加拿大,主要用于那边的油砂开发。”


  美国另一家工程及农用胎专业厂家帝坦公司今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大增65%,主要原因是工程胎尤其是工程巨胎销量增长。费尔斯通公司在美国的所有工程胎厂目前都在开足马力生产,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扩产潮在全球掀起 


  世界工程轮胎主要制造商普利司通及米其林都对今年工程轮胎市场持乐观态度,而且特别看好矿用工程轮胎。两家公司均计划扩大产能。普利司通去年底宣布至2014年将投资12亿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艾肯县建设巨型工程胎厂,投资6050万美元扩大在日本防府县的中小型工程胎生产能力,投资2000万美元扩大在美国伊里诺斯布卢明顿工程胎生产能力。


  2月14日,该公司又宣布在2014年之前投资6000万美元扩大日本九州工程胎厂的产能,3月5日宣布将在泰国新建工程车车用大型轮胎工厂,总投资额约为500亿日元,计划2015年上半年投产。


  法国轮胎生产商米其林集团4月10日宣布,为提高工程设备用大型轮胎的生产能力,集团计划投资7.5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安德森县建设第二个工程胎厂,并将对位于该州列克星敦的工程胎厂进行扩建。新厂建设将在数周内开工,预计2013年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为北美等地提供大型子午线轮胎。


  普利司通和米其林对工程胎扩产形成了示范效应,扩产潮在全球兴起。美国特种轮胎公司宣布将斥资对其设在印第安纳县总部的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扩大工程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欧洲轮胎公司罗马尼亚工厂正在采购设备,预计到今年7月将新增年产2000套巨胎产能。印度BKT公司年初在中国天津采购了数台工程胎成型机,预计新增工程胎能力为8万套/年以上。


  中国工程胎尤其是全钢巨胎的扩产也不甘落后。初步统计,中国最近正在上或计划上的工程胎成型机多达10台以上,预计新增全钢巨胎能力在1万套/年以上。

(责任编辑:cippc)
站内搜索
关键词:
类  型:
  
相关推荐
·中心主任胡迁林当选为中国化工学会...
·国家发改委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
·“北京市‘十二五’新材料技术发展...
·中心承担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原油需求增长将放缓
·甲醇蛋白新技术拟将延伸煤化工产业...
·三标准划定智能制造装备扶持门槛 ...
·2012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4区16号楼 邮编:100723
电话:010-84885721,84885726 传真:010-84885052 邮箱:cippc@cippc.org.cn
京ICP备07503778号 版权所有: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